2017年6月29日上午,學校在圖書館一樓報告廳隆重召開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掛牌儀式。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綜合(科技)處處長安燕、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民族語文處處長王學榮,學校黨委書記孫國權、院長格日樂圖、黨委副書記胡春梅、副院長賀希格吉雅出席掛牌儀式,儀式由阿拉坦倉副院長主持。
掛牌儀式現(xiàn)場
在儀式上,國家民委民族語文處王學榮處長宣讀了《國家民委第二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批文》,并由學校黨委孫國權書記和國家民委科技司綜合(科技)處安燕處長為國家民委第二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掛牌。
孫國權書記、安燕處長揭牌
|
格日樂圖院長致辭
|
格日樂圖院長致辭。格院長在致辭中指出,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形式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成為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長期致力于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研究,通過發(fā)展蒙古族民俗、蒙古文書法及蒙古文獻、蒙古語翻譯、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蒙古族傳統(tǒng)藝術等特色優(yōu)勢學科專業(yè),集成了我校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領域。自基地獲批以來,學校按照《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大力支持基地以及所屬重點學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兩年多的建設期間內,基地成員承擔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組織召開全國性專題研討會,出版學術專著,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有些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基地還注重“產學研”結合,發(fā)揮社會服務功能,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促進文化產業(yè),推動文旅融合,為自治區(qū)民族文化大區(qū)強區(qū)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基地研究隊伍構成合理,某些方向的研究工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今后,學校將根據(jù)國家民委的要求,致力通過基地建設,力爭取得一批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學術價值的科研成果,促進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學轉化,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水平,成為相關領域的專門人才庫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同時,還要促進最新科研成果向社會實踐轉化,提高服務社會能力,成為民族問題專門領域的思想庫和咨詢服務基地,發(fā)揮傳承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文化事業(yè)的示范作用。
阿拉坦倉副院長主持
|
安燕處長講話
|
王學榮處長宣讀基地批文
|
考察蒙古族非遺項目
|
國家民委科技司綜合(科技)處安燕處長在講話中指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作為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的依托單位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該基地獲批以來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安處長希望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按照國家民委要求建設好基地,使其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以及社會服務、社科普及的重要平臺。
儀式結束后,國家民委領導在學校黨委書記孫國權、副院長阿拉坦倉的陪同下,實地考察了世界文化遺產蒙古族長調馬頭琴教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文書法、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以及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蒙古文信息處理實驗室等。
阿拉坦倉副院長主持基地建設匯報會并作了總結?;刎撠熑税惣蚪淌诖砘爻蓡T從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匯報,提出了今后工作思路。國家民委安燕處長、王學榮處長聽取匯報后對該基地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了今后發(fā)展要求。(科技處供稿)
合影